专业包装机械生产厂家(已成立13年10个月10天)
13854121610
隆盛科技(300680) 事件✿✿: 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报✿✿: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2.24亿元✿✿,同比+15.44%✿✿,实现归母净利润1.05亿元✿✿,同比+1.38%✿✿;2025Q2实现营收6.18亿元✿✿,同比+25.03%✿✿,实现归母净利润0.46亿元✿✿,同比-9.04%✿✿。 观点✿✿: 配套车型销量波动短暂影响营收增速✿✿,下半年有望迎来量价齐升✿✿。分业务来看✿✿,2025年上半年公司新能源汽车零部件/EGR及喷射系统/精密汽车零件业务分别实现营收4.85/4.51/2.87亿元✿✿,同比+6.05%/+27.44%/+19.61%✿✿,其中以电机马达铁芯为主的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业务增长放缓✿✿,主要系下游配套的特斯拉及赛力斯旗下问界系列车型2025H1销量同比-5.36%/-21.23%✿✿。展望下半年✿✿,核心客户赛力斯旗下问界系列有望在M8✿✿、新M7等车型带动下实现销量迅速增长✿✿,公司配套赛力斯及博世的电机半总成业务均预计于2025年下半年开始供货✿✿,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业务有望迎来量价齐升✿✿。 折旧增加&年降影响下毛利率同比承压✿✿。公司2025Q2归母净利率7.45%✿✿,同环比-2.79/-2.23pct✿✿。其中同比下降主要系年降✿✿、2024Q4在建工程大规模转固后2025Q2折旧同比增加以及营收增长同比放缓等原因影响下✿✿,2025Q2毛利率同比-1.46pct至18.01%✿✿;环比下降主要系Q2计提部分Q1冲回的坏账损失✿✿,影响信用减值损失环比-924万元✿✿。2025Q2公司期间费用率9.47%✿✿,同环比-0.98/+0.35pct✿✿,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分别为0.42%/3.88%/3.62%/1.56%✿✿,销售费用率控制优秀✿✿,同环比-1.02/-0.35pct✿✿。 人形机器人“1+3”布局逐步清晰✿✿,第三增长曲线动能充足✿✿。公司人形机器人业务“1+3”的战略布局逐步清晰✿✿:1是指自研整机“兰森”机器人偏爱至上✿✿,目前已迭代至二代并落地马达铁芯转子产线大核心零部件✿✿,一是谐波减速器及关节模组✿✿,公司2025H1成功研发轻量化谐波减速器✿✿,较传统产品减重30%-40%✿✿,同步开发Peek材料谐波减速器等一体化关节模组✿✿,预计于2026Q1形成约7万台谐波减速产能✿✿;二是灵巧手✿✿,公司灵巧手产品经过多轮迭代✿✿,搭载视触觉压阻多模态电子皮肤✿✿;三是视触觉传感器及电子皮肤✿✿,公司战略投资叠动科技✿✿,后者成功开发全球首个毫米级高性能视触觉传感器✿✿。公司以自研本体为依托✿✿,卡位谐波减速器及关节模组✿✿、灵巧手总成和电子皮肤等人形机器人关键零部件✿✿,未来市场空间广阔✿✿,第三增长曲线动能充足✿✿。 盈利预测及投资评级✿✿:公司下半年主业有望迎来量价齐升✿✿,带动业绩环比修复✿✿,人形机器人领域布局完善✿✿,战略卡位清晰✿✿,有望随着下游规模化量产而迅速增长✿✿,据此我们上调公司盈利预期✿✿,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27/4.14/4.82亿元(前值为2025-2027年3.27/4.06/4.39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30.0/23.8/20.4倍✿✿,可比公司PE平均值为41.6/31.6/25.5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不及预期✿✿;产品定点不及预期✿✿;下游景气度回落✿✿;上游原材料涨价✿✿;人形机器人技术进展不及预期✿✿;测算存在误差✿✿,以实际为准✿✿。
隆盛科技(300680) 事件✿✿: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2025H1营收12.24亿元✿✿,同比+15.44%✿✿;归母净利润1.05亿元✿✿,同比+1.38%✿✿;扣非1.00亿元✿✿,同比+4.63%✿✿;其中2025Q2营收6.18亿元✿✿,同比+25.03%✿✿,环比+2.06%✿✿;归母净利润0.46亿元✿✿,同比-9.04%✿✿,环比-21.49%✿✿;扣非0.45亿元✿✿,同比+0.53%✿✿,环比-19.17%✿✿。 盈利短期承压EGR业务快速增长✿✿。1)收入端✿✿:2025Q2营收7.31亿元✿✿,同比+14.03%✿✿,环比+14.85%✿✿。比亚迪✿✿、奇瑞✿✿、吉利等头部乘用车自主强势崛起✿✿,叠加重卡EGR突破国外品牌垄断✿✿,共同驱动EGR产品及天然气喷射系统业务快速增长✿✿,拉动公司整体收入增速✿✿;2)利润端✿✿:2025Q2归母净利润0.46亿元✿✿,同比-9.04%✿✿,环比-21.49%✿✿;扣非归母净利润0.45亿元✿✿,同比+0.53%✿✿,环比-19.17%✿✿。2025Q2毛利率为18.01%✿✿,同比-1.46pct✿✿,环比-0.11pct✿✿,归母净利率为7.45%✿✿,同比-2.79pct✿✿,环比-2.23pct✿✿。毛利率同比显著下降主要系会计准则变更✿✿、部分销售费用调整至营业成本所致✿✿;3)费用端✿✿:2025Q2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0.42%/3.88%/3.62%/1.56%✿✿,同比分别-1.02/+0.31/-0.47/+0.20pct✿✿,环比分别-0.35/+0.36/+0.03/+0.31pct✿✿。销售费用率同比下降主要系会计准则变更所致✿✿,管理费用率同环比增长主要系办公楼转固折旧增加及职工薪酬增加所致✿✿,财务费用率同环比增长主要系汇兑损失所致✿✿。 产线升级加速推进智能制造能力全面提升偏爱至上✿✿。电机铁芯半总成主要部件包括定子总成(铁芯✿✿、绕组✿✿、绝缘材料等)✿✿、转子总成(铁芯✿✿、磁钢✿✿、转轴等)✿✿,极大提高了产品附加值及核心竞争力✿✿。隆盛茂茂致力于半总成业务✿✿,于2024年11月设立✿✿,2024年12月获得博世半总成项目定点✿✿,2025年1月获得赛力斯半总成项目定点✿✿,2025年6月实现了第一套定转子半总成产品成功下线✿✿,从成立到产品落地仅用7个月✿✿,展现强劲成长动能✿✿。 “核心部件+整机研发”双路径推进控股蔚瀚智能布局谐波与关节执行器✿✿。 公司已形成“核心部件+整机研发”的双路径推进模式✿✿:一方面✿✿,依托自身工业场景搭建机器人整机并持续迭代优化✿✿;另一方面✿✿,凭借对机器人产业链的深度洞察✿✿,在灵巧手总成✿✿、谐波减速器及关节模组等核心部件上实现多点突破✿✿,持续推动人形机器人技术进阶✿✿。2025年5月✿✿,公司完成对无锡蔚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工商变更登记✿✿,正式将其纳入控股子公司体系✿✿,标志着双方在精密谐波减速器及一体化关节执行器领域的深度协同迈入新阶段✿✿。 投资建议✿✿:公司EGR龙头地位稳固✿✿,形成传统业务+新能源业务+国际化布局的三维驱动格局✿✿。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收28.98/36.48/45.23亿元✿✿,归母净利2.53/3.39/4.78亿元✿✿,EPS为1.11/1.49/2.10元✿✿。对应2025年8月29日43.14元/股收盘价✿✿,PE分别39/29/21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景气度不及预期✿✿;客户拓展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等✿✿。
隆盛科技(300680) 2025H1业绩符合预期✿✿,人形机器人多点突破 公司披露2025年半年报✿✿:实现营业收入12.24亿元✿✿,同比增长15.44%✿✿;归母净利润1.05亿元✿✿,同比小幅增长1.38%✿✿。整体来看✿✿,公司业绩符合预期✿✿,汽车零部件主业保持稳定增长✿✿,同时谐波减速器✿✿、灵巧手等人形机器人业务实现多点突破✿✿,逐步构建新的成长曲线✿✿,形成“汽车+机器人”双轮驱动的发展态势✿✿。我们维持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01/6.03/7.61亿元✿✿,对应当前股价对应PE为31.8/23.9/18.0倍✿✿,维持“买入”评级✿✿。 EGR持续放量✿✿,精密零部件项目量产加速✿✿,业绩有望逐步释放 分板块来看✿✿,(1)EGR业务✿✿:2025H1营收实现4.51亿元✿✿,同比增长27.44%✿✿,受益油车混动化趋势✿✿,乘用车领域市占率进一步提升✿✿,商用车市场取得突破✿✿,天然气重卡EGR阀供应量已超2024年总量✿✿;(2)新能源业务✿✿:营收实现4.84亿元✿✿,同比增6.05%✿✿,隆盛新能源聚焦电机铁芯业务✿✿,黑田授权粘胶铁芯工艺✿✿,公司成功攻克薄材料0.2mm的焊接技术✿✿,隆盛茂茂已获赛力斯半总成项目定点✿✿,价值量跃升至1500-2000元✿✿,第一套产品已成功下线)精密汽车零部件✿✿:营收实现2.87亿元✿✿,同比增长19.61%✿✿,上半年累积获得50个小总成项目✿✿,其中博泽座椅板块✿✿、日立控制器小总成✿✿、联电Busbar等项目将在下半年进入爬坡阶段✿✿。随着各业务新项目订单持续交付✿✿,公司业绩有望稳步释放✿✿。 人形机器人业务稳步推进one电竞官网下载✿✿,核心部件持续突破 公司依托汽车精密制造能力和客户资源✿✿,重点突破灵巧手总成✿✿、谐波减速器及关节模组等核心部件✿✿。(1)谐波减速器✿✿、关节模组✿✿:蔚瀚智能已成功研发出结构紧凑✿✿、轻量化的谐波减速器✿✿,在保证核心性能的前提下✿✿,重量较传统产品减轻30%~40%✿✿。同时✿✿,公司开发了基于Peek材料的一体化关节模组✿✿,并已掌握摆线减速器的关键制造工艺✿✿,预计2026Q1形成7万台谐波减速器产能✿✿。(2)灵巧手✿✿:产品持续迭代✿✿,将陆续形成军品级✿✿、工业级✿✿、消费级三大产品线✿✿,此外公司战略投资叠动科技5%股权✿✿,共同推动视触觉传感器的技术突破与应用落地✿✿,叠动科技全球首创将MEMS工艺与视触觉传感器融合✿✿,视触觉传感器的灵巧手方案可实现上万个传感单元的超高分辨率✿✿,触觉感知能力显著优于传统传感器✿✿。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波动✿✿;人形机器人产业化不及预期✿✿;供应链导入不及预期✿✿。
公司首次覆盖报告✿✿:EGR与电机铁芯龙头✿✿,人形机器人核心部件打造第二成长曲线) EGR及电机铁芯龙头✿✿,人形机器人构筑第二曲线 公司围绕汽车发动机及电机部件✿✿,主营EGR系统✿✿、新能源电机部件及精密结构件三大板块✿✿,深度合作赛力斯✿✿、特斯拉✿✿、博世等头部客户✿✿。2024年营收23.97亿元✿✿,同比增长31%✿✿;归母净利润2.24亿元✿✿,同比增长53%✿✿。公司依托精密制造技术积累✿✿,战略布局人形机器人核心部件✿✿,形成“汽车+机器人”双驱动✿✿。我们预计2025-2027年主业归母净利润3.09/4.12/5.46亿元✿✿,PE分别为26.3/19.8/14.9倍✿✿,若机器人放量业绩有望持续上修✿✿,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EGR龙头地位稳固✿✿、新能源部件价值跃升✿✿,主业具备高成长性 (1)EGR系统✿✿:深耕废气循环系统20年✿✿,国内轻型柴油车市占率第一✿✿,客户覆盖潍柴✿✿、福田等✿✿。受益油车混动化趋势✿✿,2024年EGR收入7.29亿元✿✿,同比增长30%✿✿,成为业绩稳健增长的基石✿✿。(2)新能源部件✿✿:①马达铁芯✿✿: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核心部件✿✿,单车需配备1-2个✿✿,价值量约400-800元✿✿。公司通过技术合作和产能扩张✿✿,2024年销量225.6万件✿✿,同比增长62%✿✿,收入10.3亿元✿✿,同比增长29%✿✿,客户涵盖赛力斯✿✿、比亚迪✿✿、小米等✿✿。②电机半总成✿✿:获赛力斯✿✿、博世定点✿✿,价值量跃升至1500-2000元✿✿,预计2025年下半年量产✿✿,推动公司向系统级供应商转型✿✿。(3)精密结构件✿✿:子公司微研精工具备冲压/注塑/机加工全链条能力✿✿,服务于EGR及新能源部件生产✿✿,精密制造能力可赋能至人形机器人✿✿。 背靠赛力斯✿✿、特斯拉等大客户✿✿,从汽零延伸至人形机器人业务顺畅 公司依托汽车精密制造能力和客户资源✿✿,重点突破人形机器人三大核心部件✿✿:(1)灵巧手总成✿✿:2024年6月发布自研“兰森”人形机器人✿✿,其灵巧手已在产线完成转子目检✿✿、称重✿✿、上油等工序✿✿;目前正推进第三代灵巧手开发✿✿,主要针对感知✿✿、电子皮肤及控制✿✿,提升环境自适应能力✿✿。(2)谐波减速器✿✿:通过控股蔚瀚智能获得WHS系列谐波减速器技术✿✿,采用自研双曲线齿形设计✿✿,体积较传统产品减少70%✿✿,承载力提升1-2倍✿✿,疲劳寿命延长30%✿✿,可直接适配人形机器人关节模组✿✿。(3)关节电机与粘胶铁芯✿✿:将汽车电机技术迁移至机器人关节✿✿,开发高功率密度✿✿、低噪音电机✿✿;粘胶铁芯技术获日本黑田“Glue FASTEC”授权✿✿,较传统焊接工艺降低损耗10%✿✿,提升热稳定性✿✿,未来有望成为机器人电机主流工艺✿✿。公司具备执行器及灵巧手总成的底层能力✿✿,作为汽车电机半总成供应商与赛力斯深度合作✿✿,同步拓展特斯拉等布局机器人的汽车客户✿✿,技术与客户协同有望加速落地✿✿。 风险提示✿✿:新能源汽车发展不及预期✿✿;人形机器人业务拓展不及预期✿✿。
隆盛科技(300680) 事件概述 公司发布2024年报✿✿: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97亿元✿✿,同比+31.21%✿✿,实现归母净利润2.24亿元✿✿,同比+52.81%✿✿;其中2024Q4单季营业收入7.54亿元✿✿,同比+17.77%✿✿,归母净利润0.71亿元✿✿,同比+42.24%✿✿,扣非归母净利润0.32亿元✿✿,同比+5.42%✿✿。 投资摘要 2024年归母净利润增长52.81%✿✿,费用率持续优化✿✿。在盈利能力方面✿✿,2024年公司实现毛利率17.95%✿✿,同比+0.16个百分点✿✿,其中Q4毛利率16.52%✿✿,同比-0.68个百分点✿✿。在费用率端✿✿,2024年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0.60%✿✿、3.43%✿✿、3.88%✿✿,同比分别-0.44✿✿、-0.08✿✿、-0.18个百分点✿✿,其中Q4分别为-0.56%✿✿、4.23%✿✿、3.81%✿✿,同比分别-1.53✿✿、+0.93✿✿、-0.38个百分点✿✿,公司整体费用率持续降低✿✿,成本结构不断优化✿✿。 EGR和新能源双轮驱动✿✿,营收贡献占七成以上✿✿。受益于乘用车混动EGR市场的强劲表现和天然气相关产品的发力✿✿,2024年公司EGR产品收入7.29亿元✿✿,同比+29.9%✿✿。公司乘用车EGR配套比亚迪✿✿、奇瑞等头部车企✿✿,天然气EGR阀打破外资垄断✿✿,潍柴动力配套产品已正式量产✿✿、一汽解放等头部客户将于2025年小批试装✿✿。新能源产品收入10.34亿元✿✿,同比+29.21%✿✿,占比43.15%✿✿,2024年设立隆盛茂茂✿✿,公司新能源板块从零部件供应转向半总成件业务✿✿,并获得金康动力✿✿、博世等多个定点✿✿,预计2025下半年陆续供货✿✿,配套问界M系列等车型✿✿。随着新能源车渗透率突破40%及混动成本✿✿、续航与补能等优势✿✿,两大板块有望持续受益行业红利✿✿。 潜力业务布局中长期发展增长点偏爱至上✿✿,航天与机器人打开成长空间✿✿。子公司微研中佳聚焦航空航天和低空无人机领域✿✿,已通过国军标质量体系证书✿✿、二级保密资质✿✿。2024年12月公司设立隆盛唯睿✿✿,围绕人形机器人等领域展开研究✿✿,2025年3月公司并购无锡蔚瀚智能✿✿,夯实人形机器人领域的生态技术体系✿✿。公司航天及机器人业务收入占比较小✿✿,但凭借技术储备深厚✿✿,与国家政策催化✿✿,未来有望成为新增长极✿✿。 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02✿✿、3.88✿✿、4.77亿元✿✿,同比分别+34.5%✿✿、+28.5%✿✿、+23.0%one电竞官网下载✿✿。2025年4月21日收盘价对应PE分别为27.90✿✿、21.70✿✿、17.64✿✿。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汽车产业政策变化风险✿✿;宏观经济周期波动和下游行业需求变化风险✿✿;技术风险✿✿;原材料成本上升风险✿✿。
隆盛科技(300680) 事件✿✿: 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公司2024年实现营收23.97亿元✿✿,同比+31.21%✿✿,实现归母净利润2.24亿元✿✿,同比+52.81%✿✿;2024Q4实现营收7.54亿元✿✿,同比+17.77%✿✿,实现归母净利润0.71亿元✿✿,同比+42.24%✿✿。 观点✿✿: 储备丰富的配套车型&定点项目支撑公司增长✿✿。分业务来看✿✿,2024年公司EGR及喷射系统业务实现营收7.29亿元✿✿,同比+29.88%✿✿,比亚迪✿✿、奇瑞和吉利等核心客户销量增长带动公司乘用车EGR系统市占率提升✿✿;新能源产品实现营收10.34亿元✿✿,同比+29.21%✿✿,公司进入头部电机供应商&主流车企供应链✿✿,配套的问界M8✿✿、小米YU7等产品2025年上市✿✿,具备爆款潜力✿✿,有望带动马达铁芯业务持续增长✿✿。公司新增项目&储备丰富✿✿,2024年马达铁芯业务新增进入合肥钧联✿✿、上海电驱动和轾驱供应链✿✿,配套创维✿✿、江淮和长安等车型✿✿;精密冲压件新开发客户宁波德科✿✿,间接配套比亚迪✿✿,预计2025年量产✿✿;马达助力电机新获取马勒电驱动项目one电竞官网下载✿✿,预计2025年开始批量供货✿✿。 费用控制优秀+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增厚2024Q4业绩✿✿。公司2024Q4归母净利率9.38%✿✿,同比+1.61pct✿✿,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公司费用控制优秀✿✿,2024Q4期间费用率8.90%✿✿,同比-0.85pct✿✿,其中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同比-1.52/+0.93/-0.38/+0.13pct✿✿;二是公允价值变动同比+228.77%至0.40亿元✿✿。公司2024Q4毛利率同比-0.67pct至16.52%✿✿,我们认为主要系会计准则变动影响✿✿。公司经营状况健康✿✿,2024Q4经营性现金流同比大增2.43亿元至2.60亿元✿✿。 人形机器人本体兰森迭代✿✿,机器人链条技术体系逐步完善✿✿。公司人形机器人领域布局逐步完善✿✿。公司人形机器人本体兰森已迭代至二代✿✿,能够在大模型赋能下进行智能化判别和优化执行one电竞官网下载✿✿,可实现对随机位置的精准定位抓取和双臂协同作业✿✿,在马达铁芯产线kg定子的任务✿✿。核心零部件方面✿✿,除自研灵巧手外✿✿,公司并购无锡蔚瀚布局机器人谐波减速器one电竞官网下载✿✿,基于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半总成业务拓展人形机器人驱动电机部件✿✿,逐步完善“核心传动系统✿✿、驱动电机核心部件✿✿、场景化应用”的链条生态技术体系✿✿。 盈利预测及投资评级✿✿:公司配套车型&定点项目储备丰富✿✿,费用控制优秀增厚盈利能力✿✿,人形机器人本体研发+核心零部件布局逐步完善✿✿,有望打开成长空间✿✿。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27/4.06/4.39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25.7/20.7/19.2倍✿✿,可比公司PE平均值为28.0/21.7/14.9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不及预期✿✿;产品定点不及预期✿✿;下游景气度回落✿✿;上游原材料涨价✿✿;商业航天产业发展不及预期✿✿;人形机器人技术进展不及预期✿✿;测算存在误差✿✿,以实际为准✿✿。
隆盛科技(300680) 事件✿✿: 3月13日✿✿,隆盛科技官方公众号发布文章✿✿,公司与无锡蔚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蔚瀚智能)举办战略投资签约仪式✿✿。投资完成后✿✿,蔚瀚智能将正式成为公司的控股子公司✿✿。 观点✿✿: 聚焦谐波减速器✿✿,蔚瀚智能产品技术优势突出✿✿。标的公司蔚瀚智能是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制造商✿✿,专注于精密谐波减速器及一体化关节执行器的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应用✿✿,现已构建70余款标准谐波减速器产品矩阵体系✿✿。蔚瀚智能技术优势突出✿✿,谐波减速器产品针对传统双曲线齿形进行优化✿✿,在扭矩✿✿、精度和疲劳强度三方面均高于普通齿形✿✿,体积仅为普通齿形30%的同时承载力是其1-2倍✿✿;一体化关节模组相较于传统标准谐波减速器组重量减轻50%✿✿,体积缩减60%✿✿。蔚瀚智能产品应用经验丰富✿✿,承接春晚舞台升降单元✿✿、杭州国家版本馆屏扇门旋转动力模块等项目✿✿。 战略投资拓展具身智能版图✿✿,构建人形机器人技术生态✿✿。谐波减速器是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据机器人研究✿✿,以特斯拉OptimusBot为例偏爱至上✿✿,谐波减速器占人形机器人总成本的35%✿✿。公司此次投资蔚瀚智能旨在加速布局人形机器人核心传动系统领域✿✿,在自研灵巧手的基础上✿✿,构建了机器人“核心传动系统✿✿、驱动电机核心部件✿✿、场景化应用”的链条生态技术✿✿,并依托公司在汽车零部件行业积累的材料应用✿✿、精密加工等工艺经验✿✿,形成“汽车零部件制造技术反哺机器人传动研发”的创新闭环✿✿。在客户协同层面✿✿,可同步满足主流车企在智能制造与机器人开发的双重需求✿✿,形成双向赋能模式✿✿。 人形机器人量产前夜✿✿,合作核心主机厂有望切入机器人供应链✿✿。进入2025年✿✿,核心环节供应商产能密集落地保障硬件端✿✿,DeepSeek等大模型领域技术进步推动算法端进步✿✿,人形机器人有望迎来量产元年✿✿。公司作为特斯拉✿✿、小米和比亚迪等核心供应商✿✿,在车企切入人形机器人赛道的过程中✿✿,有望凭借自身在灵巧手✿✿、谐波减速器等领域的技术积累切入主机厂供应链✿✿,构筑公司第三成长曲线✿✿。 盈利预测及投资评级✿✿:公司战略投资蔚瀚智能✿✿,拓展人形机器人领域布局✿✿,有望切入筑基供应链✿✿,构筑第三成长曲线.06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37.0/26.8/21.6倍✿✿,可比公司PE平均值为42.9/30.2/22.9倍✿✿,隆盛科技估值低于可比公司平均估值✿✿,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不及预期✿✿;产品定点不及预期✿✿;下游景气度回落✿✿;上游原材料涨价✿✿;测算存在误差✿✿,以实际为准✿✿;商业航天产业发展不及预期✿✿;人形机器人技术进展不及预期✿✿。
隆盛科技(300680) EGR龙头上市再成长✿✿。 公司上市前聚焦商用车EGR业务✿✿, 上市后通过收购微研精密拓展精密零部件加工业务✿✿, 并利用上市公司的融资优势扩展马达铁芯等核心产品产能✿✿, 打造第二成长曲线✿✿。 在混动EGR及新能源马达铁芯业务拉动下✿✿, 2024年公司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2.1-2.4亿元✿✿, 同比+43.03%-63.46%✿✿。 隆盛科技前瞻布局商业航天✿✿、 人形机器人领域✿✿, 第三成长曲线空间广阔✿✿。 电动化/混动化核心受益✿✿, 第二成长曲线方兴未艾one电竞官网下载✿✿。 EGR领域龙头企业✿✿, 混动趋势+优质客户深度受益✿✿。 公司作为EGR龙头企业✿✿, 充分受益于新能源✿✿、 特别是插混车型销量持续高增✿✿, 叠加EGR作为高效混动发动机核心零部件以及商用车国Ⅵ 规则下主流配置✿✿, 渗透率有望显著提升✿✿。 公司配套插混乘用车主流玩家✿✿, 核心客户比亚迪✿✿、 上汽等公司将迎来插混/增程产品大年+新客户持续拓展✿✿, 乘用车EGR业务有望获取超行业水平增长✿✿; 公司商用柴油机EGR龙头地位稳固✿✿, 重卡市场开拓顺利✿✿, 有望逐步实现国产替代✿✿, 带动业绩增长✿✿。 客户拓展+扩产落地+产品升级✿✿, 马达铁芯第二成长曲线方兴未艾✿✿。 量方面✿✿, 马达铁芯受益于新能源渗透率持续提升以及插混/纯电车型双电机趋势✿✿; 价方面✿✿, 马达铁芯有望受益于电机高转速趋势下连接工艺升级✿✿。 我们预计2027年我国马达铁芯市场有望达113.3亿元✿✿, 2024至2027年CAGR达26.2%✿✿。 公司于2018年切入马达铁芯领域✿✿, 2次募资扩张产线万套✿✿。 在合肥钧联等新客户拓展的基础上✿✿, 核心配套车企特斯拉✿✿、 比亚迪和赛力斯等进入产品大年✿✿, 叠加公司已实现从铁芯向驱动电机半总成升级✿✿, 马达铁芯业务有望实现量产齐升✿✿, 公司第二成长曲线方兴未艾✿✿。 前瞻布局机器人+商业航天✿✿, 铸造第三成长曲线✿✿。 人形机器人量产在即✿✿, 自研灵巧手技术成熟已于产线应用✿✿。 在软硬两端推进下✿✿, 人形机器人有望在2025年迎来量产元年✿✿。 灵巧手作为人形机器人的核心环节✿✿, 技术难度与价值量双高✿✿。 公司聚焦灵巧手技术✿✿, 已有搭载公司自研灵巧手的机器人参与转子产线目检等工序✿✿。 公司配套特斯拉等兼备汽车&人形机器人业务的主机厂✿✿, 有望切入主机厂供应链,为公司注入成长性✿✿。 商业航天万亿市场✿✿, 项目经验丰富有望加速客户拓展✿✿。 我国商业航天发展迅速✿✿, GW星座✿✿、 千帆星座和鸿鹄-3星座等3个万星级别星座计划2025年将进入常态化发射部署阶段✿✿, 有望带动商业航天产业迅速成长✿✿, 据国星宇航招股书✿✿, 2028年中国商业航天市场规模有望达到6.0万亿元✿✿。 公司积极布局商业航天领域✿✿, 围绕机械运动零部件✿✿, 已为银河航天小批量供货✿✿, 未来有望凭借丰富的国家航天项目配套经验持续获取订单✿✿。 投资建议✿✿: 公司主业深度受益于电动化&混动化趋势✿✿, 混动乘用车EGR&马达铁芯业务第二成长曲线方兴未艾✿✿; 前瞻布局商业航天及人形 机 器 人 领 域 ✿✿, 铸 造 第 三 成 长 曲 线 ✿✿。 我 们 预 测 公 司 2 0 2 4 - 2 0 2 6 年 归 母 净 利 润 分 别 为 2 . 3 7 / 3 . 2 7 / 4 . 0 6 亿 元 ✿✿, 同 比 增 速61.6%/38.0%/24.0%✿✿, 对应2025年2月21日股价✿✿, 2024-2026年PE为40.7/29.5/23.8倍✿✿, 可比公司平均PE为44.2/32.5/26.3倍✿✿, 公司估值低于行业平均估值✿✿, 维持“ 买入” 评级✿✿。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波动风险✿✿; 产品定点不及预期✿✿; 下游景气度回落✿✿; 上游原材料涨价✿✿; 商业航天产业发展不及预期✿✿; 测算存在误差✿✿, 以实际为准
隆盛科技(300680) 事件✿✿: 隆盛科技发布2024年三季报✿✿: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6.43亿元✿✿,同比+38.47%✿✿,实现归母净利润1.54亿元✿✿,同比+58.22%✿✿,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51亿元✿✿,同比+78.46%✿✿。 观点✿✿: 下游新能源销量增长推动下Q3营收业绩双增✿✿。公司2024Q3实现营收5.83亿元✿✿,同比+28.84%✿✿,实现归母净利润0.50亿元✿✿,同比+100.12%✿✿。我们认为公司营收业绩实现双增长✿✿,主要系下游客户新能源车销量增长偏爱至上✿✿。据乘联会数据✿✿,比亚迪✿✿、吉利汽车✿✿、奇瑞汽车✿✿、赛力斯汽车和特斯拉中国等公司核心客户2024Q3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分别同比+47.7%/+71.4%/+256.7%/+662.2%/+30.3%✿✿。展望Q4✿✿,乘用车销量有望在以旧换新+新品上市推动下延续增长态势✿✿,带动公司营收&业绩增长✿✿。 Q3期间费用率同/环比-0.92pct/-1.09pct✿✿。公司2024Q3毛利率17.90%✿✿,同/环比+1.17pct/-1.56pct✿✿。公司2024Q3期间费用率9.36%✿✿,同/环比-0.92pct/-1.09pct✿✿,公司费用控制优秀✿✿,提振盈利能力✿✿。其中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同比-0.18pct/-0.78pct/-0.09pct/+0.13pct✿✿,环比-0.52pct/-0.80pct/+0.19pct/+0.03pct✿✿,公司2024Q3研发费用0.25亿元✿✿,创单季度历史新高✿✿,高研发投入有望为公司长期成长注入动力✿✿。 EGR+马达铁芯业务客户资源优秀✿✿,商业航天布局放量在即✿✿。公司EGR和马达铁芯业务终端配套比亚迪✿✿、吉利汽车和奇瑞汽车等核心客户✿✿,有望充分受益于下游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公司子公司微研中佳具备丰富的国家航天项目经验✿✿,积极布局商业航天业务✿✿,公司与银河航天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为其供应能源模块等的精密零部件✿✿。随着商业航天步入快速发展期✿✿,公司有望凭借丰富的航天配套经验持续获取订单✿✿。 盈利预测及投资评级✿✿:公司在手订单饱满✿✿,布局商业航天有望打开成长空间✿✿,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43/3.36/4.10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20.6/14.9/12.2倍✿✿,可比公司PE平均值为36.2/23.2/15.3倍✿✿,隆盛科技估值低于可比公司平均估值✿✿,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不及预期✿✿;产品定点不及预期✿✿;下游景气度 回落✿✿;上游原材料涨价✿✿;测算存在误差✿✿,以实际为准✿✿;商业航天产业发展不及预期✿✿。
隆盛科技(300680) 事件概述 公司发布2024年三季报✿✿,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6.43亿元✿✿,同比+38.47%✿✿,实现归母净利润1.54亿元✿✿,同比+58.22%✿✿,扣非归母净利润1.51亿元✿✿,同比+78.46%✿✿。 投资摘要 Q3营收保持高增长✿✿,业绩同比翻倍✿✿。公司Q3单季营收5.83亿元✿✿,同/环比分别+28.84%/+17.86%✿✿,主要系客户订单增加所致✿✿。Q3单季归母净利润0.50亿元✿✿,同/环比分别+100.12%/-0.68%✿✿,单季扣非归母净利润0.55亿元✿✿,同/环比分别+117.33%/+23.60%✿✿。 24Q3单季度毛利率为17.90%✿✿,同比+1.16个百分点✿✿,环比-1.57个百分点✿✿。2024Q3公司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分别0.92%/2.78%/4.27%/1.39%✿✿,同比分别-0.18/-0.78/-0.09/+0.13个百分点✿✿,环比分别-0.51/-0.80/+0.19/+0.04个百分点✿✿。 受益于新能源汽车快速增长✿✿,公司业绩潜力可期✿✿。公司业务包含发动机废气再循环(EGR)系统业务✿✿、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马达铁芯业务和汽车精密零部件业务等三大业务✿✿,从2024年中报来看✿✿,三大业务占比分别33.36%✿✿、43.09%✿✿、22.66%✿✿。其中EGR系统板块包含柴油商用车EGR系统产品✿✿、乘用车混合动力EGR系统产品✿✿、其他能源EGR系统产品✿✿;新能源业务板块产品主要包括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和发电机马达铁芯产品✿✿,产品覆盖新能源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等✿✿。2024年1-9月✿✿,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831.97万辆✿✿,同比+32.58%✿✿,新能源渗透率为38.57%✿✿,同比提升8.79个百分点✿✿。我们认为公司产品受益于新能源汽车增长✿✿,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进一步提升✿✿,公司业绩潜力可期✿✿。 投资建议 维持“买入”评级✿✿。预计2024/2025/2026年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30/2.90/3.65亿元✿✿,同比分别+56.88%/+26.04%/+25.74%✿✿。2024年10月29日收盘价对应的PE分别为21.09X/16.74X/13.31X✿✿。 风险提示 汽车产业政策变化风险✿✿;宏观经济周期波动和下游行业需求变化风险✿✿;技术风险✿✿;原材料成本上升风险✿✿。One电竞✿✿!one电竞官网下载✿✿,one电竞APP下载✿✿!